新华网聚焦威海临港区汪疃镇:以民生为钥开启共同富裕之门
11月5日,《新华网》刊发《山东省威海临港区汪疃镇:以民生为钥开启共同富裕之门》一文,报道汪疃镇将民生痛点转化为治理亮点,将产业优势升级为富民动能的工作经验。以下为报道全文:
11月5日,《新华网》刊发《山东省威海临港区汪疃镇:以民生为钥开启共同富裕之门》一文,报道汪疃镇将民生痛点转化为治理亮点,将产业优势升级为富民动能的工作经验。以下为报道全文:
齐鲁网·闪电新闻11月13日讯立冬虽过,威海临港区的秋色却渐入佳境,褪去了初秋的青涩。眼下,枫叶更红、银杏更金、芦苇更柔,正是赴一场“秋日雅约”的好时候,让我们拿起相机、跟随镜头,走进这“醉”人的临港。
“双十一”电商大促预售已拉开帷幕,在临港区,一场围绕流量、订单与效率的协同战正“火力全开”。从直播间里特色产品的热情推介,到威海市电商赋能中心的精准扶持,再到分拣中心的智能提速,临港区正多环节、全链条优化,整合区域优势产业资源,助推“威海优品”走向全国。
Hi威海客户端讯“双十一”电商大促预售已然拉开帷幕,在临港区,一场围绕流量、订单与效率的协同战役正“火力全开”。从直播间里特色产品的热情推介,到威海市电商赋能中心的精准扶持,再到分拣中心的智能提速,临港区正多环节、全链条优化,整合区域优势产业资源,助推“威海优
近年来,临港区蔄山镇聚焦新兴领域党建覆盖不深、企业党组织功能发挥不足、政企之间协同不畅等问题,积极探索深化“锋领蔄商”工程,通过创新组织设置、优化服务机制、强化发展赋能,构建党建引领、商会搭台、多方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,实现商会会员企业增至41家,促成多个重大
这座被誉为园区“绿色心脏”的光伏设施,年均发电量达12万千瓦时,除满足园区生产生活用电外,每年还可向国家电网输送余电3万余千瓦时,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效益双赢。长廊两侧,图文并茂的科普展板依次排列,系统介绍生态循环农业知识和清洁发电原理,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。
林泉润泽,钟灵毓秀。依托于此,临港区草庙子镇各社区积极探索“文化赋能”治理路径,而社区文化书院正是这一探索中的核心载体。书院以文化空间改造为抓手,构建起集文化服务、民意沟通、议事协商、志愿孵化于一体的社区治理综合平台,通过“书院搭台、活动聚人、协商议事、居民共
(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张嫱 通讯员 夏丽萍)日前,山东威海临港区总工会精心组织开展了2025年度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,来自全区3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50名职工,开启了一场身心放松与精神升华的疗休养之旅。
光伏发电、生态养殖、有机肥还田、绿色种植……临港区草庙子镇永丰村成功探索出一条绿色循环的致富新路,通过零碳循环模式,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零碳赋能:光能驱动,绿色发展动力足秋日晴空下,永丰村零碳循环农业产业园里,一道架设深蓝色光伏板的长廊成为亮眼风景。
9月23日,《2025山东卫视中秋晚会》在威海临港区完成录制。晚会以“明月山海 幸福闪光”为核心主题,将齐鲁大地的山海柔情与中秋佳节的团圆温情巧妙融合,通过科技赋能传统,为观众呈现一场兼具视觉震撼与情感共鸣的视听盛宴。
齐鲁网·闪电新闻9月24日讯9月23日晚,由山东迪尚职业工装集团有限公司总冠名的《2025山东卫视中秋晚会》在威海临港区录制。晚会以“明月山海 幸福闪光”为核心主题,将齐鲁大地的山海柔情与中秋佳节的团圆温情巧妙融合,通过科技赋能传统,为观众呈现一场兼具视觉震撼
本次论坛以“构建绿色产业生态 共创零碳园区未来”为主题,聚焦零碳园区建设以及传统产业园区绿色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,建立中外交流对话平台机制,探讨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中国特色制度。通过培养更多具备零碳发展视野、综合能力高、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,以威海临港区为样板,
在社区书院感受文字之美、阅读之乐;在社区活动室翩翩起舞、放声歌唱;在社区公益课堂挥毫泼墨、非遗制作、国粹传唱……这些,都是临港区草庙子镇各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生动写照。近年来,草庙子镇立足各社区特色,结合居民文化需求,不断优化文化社区服务圈,开文化社区的真正主体
为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,助力未成年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暑假期间,临港区蔄山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、文化社区等为依托,策划开展“乐学福鼎 童悦学堂”暑期托管课堂,有效破解家长暑期“看护难”问题,实现从单一“基础看护”向“综合素质培养”升级,
今年以来,威海市临港区汪疃镇怡合社区始终把居民的文化需求放在首位,扎实推进社区文化服务建设。手工创意、实用培训、亲子互动、便民市集,怡合社区通过一系列有温度、有深度的文化活动,将“怡生活·合家乐”的社区文化品牌理念融入居民日常,逐步构建起“邻里和睦、生活和美”